哈希游戏- 哈希游戏平台- 哈希游戏官方网站
一是持续加强学法用法,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。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,深入系统学习习法治思想、重要论述以及《中国章程》《中国组织工作条例》《中国党内法规汇编》等党内法规,编制法治政府相关规范性文件汇编,利用周五学习课堂常态化组织全体人员学习,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水平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,梳理全国大数据系统违法违纪典型案例,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和剖析查摆,组织党员干部赴威海监狱现场教学,教育引导大数据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。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规定和程序,不断提升业务工作法治化、规范化水平。结合市大数据局新组建实际,组织修订《市大数据局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策实施细则》《市大数据局合同管理办法》等制度规范,开展专题培训学习。今年以来,局党组会集体研究“三重一大”事项117项,均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规范进行,确保做到重大行政事项依规决策,业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。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、合法性审查备案制度,今年起草出台规范性文件1份、合作协议6份,均按规定和程序书面征求律师意见,报送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备案,确保规范性文件制发合法合规。三是认真落实国家机关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工作机制,印发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,切实把推进普法学法工作落实到大数据工作全过程各领域,在大数据系统形成统一领导、分工负责、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的良好普法工作新格局,营造大数据系统法治氛围。
一是全环节强化数据“汇治用”。依托威海市大数据平台,贯通市县427个部门448个系统,累计汇聚数据175亿条,为全市281部门提供共享交换服务5241次。出具数据治理报告30份,累计整改数据2073万条。向社会开放24个领域18.8亿条公共数据,威海位列2024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全国地级市第9位。举办“数据要素×”山东分赛威海选拔赛,“区块链‘我的数据’助力数据要素赋能公共服务”等10个场景在省级比赛中获奖。在全省率先推进统一地址库建设和应用,整合对接政法、公安等5071万条地址信息资源,标准化方式登记市场主体超7500户,累计为政务热线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并在全国推广。
三是全流程推进无证明办事。印发《威海市“无证明城市”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》,创新打造法律公证、培训教育等25个优秀典型场景,实现“亮证亮码”服务,减少材料30%,办理时限由原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。创新“证明直通车”应用,15大领域68种证照证明实现“掌上开具”,减少纸质材料122万份。市县两级3.3万个政务服务事项自动关联电子证照,4224项事项实现免证明办理,今年以来累计调用电子证照证明310万次。搭建省内首个区块链“威海链”平台,支撑个人和企业通过“亮证”或“亮数据”办理信贷业务3.5万余笔,助力银行放贷效率提升80%以上。
四是全周期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。打造全市统一政务服务掌办“总门户”,实现PC端、移动端、大厅窗口端等线上线下各渠道事项统一、服务同源。着眼于破解办事难点堵点,构建“一人一档、一企一档”数据服务体系,打造176类90万条个人档案数据和218类15万条企业档案数据。在“爱山东”移动端搭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”,实现国家首批13个一件事和全省92个高频个人事项、29个法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“掌上办”,市民和企业反响良好。
一是智慧城市建设提速提质。我市连续两年获得省级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”督查激励,争取省级奖补资金565万元。智慧社区建设持续提标扩面,60个社区列入2024年市级“补短板”事项,推广部署高空抛物监测、燃气报警等感知终端,升级智慧社区平台,新增“议事协商”“网上投票”等10余项便民应用功能,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,全市累计建成智慧社区164个,覆盖率达到80%,荣成市香河社区、经开区韩乐坊社区达到省级标杆型智慧社区标准。城市大脑创新搭建人房关联专题模块,将人口库、法人库和网格化系统中的292万人员信息、30多万条市场主体信息与570多万条标准地址信息精准关联,同步接入安全监管平台8万余户燃气、2万余户用电监测信息,实现每个地址信息与该地址下所有人、事、物、企等要素全面关联,累计推送事件服务3.8万个。
二是智慧服务便捷普惠。创新打造了一批在省内领先的数字惠民应用场景,其中,“教育入学一件事”在全省率先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周期、全市域“掌上入学”,今年秋季学期实现6.1万人次入学零跑腿、轻松办,办理时间压缩50%以上;“全市一家医院”实现预约挂号、结果查询、诊间缴费等线上服务“一号通用”、电子健康卡“一卡通用”,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和50%二级公立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,今年节约患者检验费用近400万元;实时对接公安、人社等10家部门35类数据,开发24项基层高频业务数据核查服务,实现全领域33项惠民补贴“免申即享”“无感认证”,受益人群达到67.3万人。
三是智慧生活“一码通城”。升级“鲁通码”平台,推进“多码合一”,上线全省跨市互认、人脸识别、付款码功能,实现在振华等大型商超刷“鲁通码”付款。新增特殊药品登记场景应用,在全市141家药店购买含有麻黄碱类制剂时可出示“鲁通码”快速登记。今年以来,“鲁通码”新增近400个应用场景,累计达3000个,在政务办事、医疗健康等六大领域提供“扫码亮证”服务超过170万人次,威海经验做法全省推广。在省内率先打造“图游威海”应用,汇聚1.9万余条涉旅数据资源、1500余个城市点位信息,实现全市旅游资源“一图统览”、热点内容“一屏畅享”、热门景点“一键购票”,6月份上线万余人次。
三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小时网络安全监测,常态化开展弱口令和违规外联专项检测,主动发现并阻断中高危风险2.5亿次,通报安全预警345次;组织联合攻防演练2次,发布联合通报25次,联合网信、公安等单位对市县两级100多个重要单位开展安全检查,督促引导相关部门单位及时规范整改安全隐患300多处。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,政务系统三级等保测评率和通过率均达100%。在省新型智慧城市网络安全评估中获评五星级(最高级),荣成、乳山两市获评四星级。
(一)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。局主要负责人带头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工作,全年召开3次会议专题研究,对重点工作亲自部署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、重要任务亲自督办。带领班子成员充分发挥“关键少数”示范带头作用,将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习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重点内容,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、行动自觉。认真组织在编人员按要求完成学法考试任务,通过率、优秀率均达100%。
(三)推动数字政府高效协同。加快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综合改革,按照“省市主建、县镇主用”原则,做好司法救助、政法委网格管理平台等项目论证实施,规范数字资产“一本账”管理,实现云、网、视频、数据等资源共建共享,为各级各部门数字化应用提供共性基础支撑。依托“山东通”平台,持续深化机关内部跨层级、跨部门“一件事”改革,探索“AI+政务运行”新模式,上线办公大模型、公文大模型等应用,打造合同审查、规范性文件审查等一批政务运行“一件事”,全面提升机关内部办文、办会、办事智能化水平。
(四)推动数据价值加速释放。出台公共数据质量管理规范,实现“一数一源一标”,搭建全市公共数据质量管理体系。强化数据授权运营,组建公共数据登记机构,研究制定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办法,分类分步推动公共数据登记,从源头加强数据资源管理,规范数据资源使用。分领域打造一批高质量数据集,赋能工业制造、海洋渔业、文化旅游等特色领域转型升级。做好政法数据汇聚和支撑应用,不断融合智慧法院、智慧检务、智慧公安、智慧司法行政和社会治理相关部门数据,完善智慧政法专题库建设,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辅决策、智防风险、智助服务、智促参与、智能指挥等提供数据支撑。
(五)推动数字惠民走深走实。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,完善“爱山东”移动端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专区,深挖本地特色,围绕死亡殡葬、基层减负等热点领域,打造“公民身后一件事”等更多可感可及的“一件事”应用场景,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以掌上办、视频办方式延伸至企业和群众身边。全领域深化“无证明城市”建设,围绕政策兑现、基层服务、行政执法等领域,进一步拓展“无证明”办事场景,丰富完善“一人一档”“一企一档”。以“鲁通码”为着力点,推动居民生活一码通行,拓展“亮码”进小区、入校园、就医、人才服务等高频场景,实现“一码在手,畅行无忧”。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,搭建民生服务、议事协商、平安建设、综合执法等应用场景,2025年计划新建20个智慧社区,全市智慧社区覆盖面达到90%。